标准详细信息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整合运营框架 第1部分:全生命周期业务协同管理指南 |
||||
标准编号:GB/T 45845.1-2025 | 标准状态: 现行 | 阅读打印版价格: 49.0 |
![]() ![]() ![]() ![]() |

适用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整体运营框架中全生命周期业务协同和管理的指导建议。给出了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层次划分、应用本文件的效益、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全生命周期阶段、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业务协同、业务协同管理的一般流程、业务协同管理指南等相关信息。
注1:框架提出了基础设施之间、基础设施与利益相关方之间以及基础设施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协同。
注2:本文件旨在更好地识别和管理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协调性。
本文件适用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整合运营框架中的(新建项目和改造项目)全生命周期业务协同和管理。
注1:新建项目,即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设计,有利于提升新型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整体运行效率及价值。
注2:改造项目,即在第一种基础上进一步拓展,鉴于城市基础设施间日益增强的相互依赖性和复杂性,采用智慧城市系统集成的视角进行管理的新模式,旨在有效支撑并优化现有城市区域的治理效率。同时,本文件充分考量了国内快速发展的技术革创新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注3:本文件提供了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整合运营协调性的管理案例(不是管理体系)。需要说明的是,该框架聚焦于确保由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构成的不同系统彼此协调,其范围与现有涉及单个基础设施的工作不重叠,单个基础设施在建设管理过程中参照相应标准执行。
注1:框架提出了基础设施之间、基础设施与利益相关方之间以及基础设施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协同。
注2:本文件旨在更好地识别和管理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协调性。
本文件适用于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整合运营框架中的(新建项目和改造项目)全生命周期业务协同和管理。
注1:新建项目,即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设计,有利于提升新型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整体运行效率及价值。
注2:改造项目,即在第一种基础上进一步拓展,鉴于城市基础设施间日益增强的相互依赖性和复杂性,采用智慧城市系统集成的视角进行管理的新模式,旨在有效支撑并优化现有城市区域的治理效率。同时,本文件充分考量了国内快速发展的技术革创新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注3:本文件提供了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整合运营协调性的管理案例(不是管理体系)。需要说明的是,该框架聚焦于确保由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构成的不同系统彼此协调,其范围与现有涉及单个基础设施的工作不重叠,单个基础设施在建设管理过程中参照相应标准执行。
标准编号:
GB/T 45845.1-2025标准名称: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整合运营框架 第1部分:全生命周期业务协同管理指南英文名称:
Framework for integration and operation of smart community infrastructures——Part 1: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interactions in smart community infrastructures from relevant aspects throughout the life cycle标准状态:
现行发布日期:
2025-06-30实施日期:
2025-06-30出版语种:
中文简体
替代以下标准:
被以下标准替代:
引用标准:
采用标准:
采标名称: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整合运营框架 第1部分: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交互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建议》采标程度:
IDT
标准类型:
CN标准属性:
GB标准编号:
45845.1起草人:
李富祥、魏阳、阎毛毛、和振安、杨锋、尹宝泉、张国昊、沈起宁、陈彬、杨廷章、周海、王克明、陈双全、王晶、徐厚东、李超、谢锋涛、李玲玲、韩冬、马蓉、刘彪、张国庆、单杏花、浦贵阳、刘洪利、曾勇霖、顾武、杜青峰、胡进宝、曾昱、曾国炜、杜春林、阎志远、张志强起草单位: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大学、中建西南咨询顾问有限公司、重庆巴渝科技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省现代城乡经济发展研究院、深圳市华博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交通集团公共电车有限公司、中交基础设施养护集团有限公司、标新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北京中标绿建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城智慧(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电信数智科技有限公司、智慧城市(合肥)标准化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巨湾科技有限公司、重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路12306科创中心、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归口单位:
全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67)提出部门:
全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67)发布部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